了解前沿IT技术
我见过有部门负责人汇报年度规划,才到第三页就开始回答不上boss的问题了,像抓救命稻草似的翻PPT后面的内容。然而什么都没有。是的,他想漏这问题,他的PPT怎么会有内容呢?最后他20页的PPT只讲了5页就被打回了。
其实这些年不管在华为和腾讯,目睹了不少人的“车祸现场”:
“单凭用户数能体现产品经营情况吗?平均获客成本、付费情况、流失率目标是怎样” “。。。”(目标考量片面,或妄想蒙混过关
)
”打法里为什么把直播作为增长来源?直播的收入大头被主播拿走,今年拿不到融资,头部平台都在降低IT成本过冬,客户HY的目标是降30%。”“emmm…”(行业洞察不够老板深入
)
“规划只看客户反馈?运营商网络这两年上5G后,这类加速功能还有意义吗?”“额。。”(没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放入行业趋势里看
)
“有没对比我们做这些事情的同时竞品在做什么?做完这些事情我们在行业的相对位置是比现在领先了,还是比现在落后了?”“。。。”(如果规划里没有竞品对比,相当于打架不看对手出什么招,只顾做自己的动作
)
…
为什么?为什么隔壁peter的规划就能一遍通过,为什么有的汇报就能获得满堂彩,为什么你总想不周全?
在业务部门里(产品、销售、售前等),一定是离不开年度规划,明确打法的。但做出让人信服的规划的,不多见。
难点1:要考虑的维度太多,必须高度系统化思考,逻辑才严丝合缝。
上图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方法,但谁清楚上图的方法在你的知识体系的哪个位置,什么时候用哪个?
难点2:boss的视野、思考层次、信息量都在你之上,你被更高维度的问题击中思维盲区。
公司需要确保你定的打法是合理的,有把握完成使命。无法祭出一个逻辑清晰、计划具体的年度规划,损失至少如下:
对个人:有损专业形象,信用值降低,晋升减分。
对团队:无法争取资源,包括人员编制、预算、政策。谁会为不严谨的计划买单?
对业务:汇报被击中盲区说明真的没想透彻。
企业业务是个高度成熟的领域!在思考业务发展这件事上,思考框架并没有本质区别,仅是行业背景和客户需求不同,思考出来的业务设计不同而已。
整理个出这个思考框架,对照着上面的步骤,每一步调用对应的成熟的分析工具得到结论。这相当于手握一张全局地图按图索骥,把思维盲区都扫出来了,不会漏掉什么。然后用通俗而严谨的结构把思考结果呈现出来,至少是个不差的规划。
基于上述前提,我很早开始构建自己的分析框架。这框架用了几年,出来的规划,汇报阶段获得过不少掌声,落地的结果也不错,负责的业务的规模增长一直快于公司大盘。
思考框架在BLM模型下做简化,填充了自己的套路。先放个全景图:
以下是详细说明:
组织的战略是由不满意激发的,而不满意是对现状和期望业绩之间差距的一种感知。
所以业务规划的所有依据来自差距。而且分析差距时必须确保MECE(互相独立,完全穷尽),一旦源头就遗漏了,规划的关键任务自然就少了。
再次划重点:新阶段的目标来自差距分析!!!
差距看两个:业绩差距和机会差距。
官方定义 | 说人话(举例) | |
业绩差距 | 现有经营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 | 过去一段时间执行不好导致的差距。举例:我们预期拿下7亿营收,实际完成5亿 |
机会差距 | 现有经营与新的业务设计的经营结果之间的差距 | 市场有新蛋糕,如果不吃会错过的份额。举例:我们正在错过每年贡献2亿利润的游戏出海市场的机会。 |
业绩差距常常是执行层面的不足,需要找到原因,为什么达成,为什么没达成(战略定高了还是定低了,业务设计有没合理,市场有没找对).这些新一年中优化。
分析过程举例:
莫小B 2018年业绩差距分析举例 | ||||
预期目标 | 实际执行 | 亮点与不足 | 原因 | 措施(对应到19年目标) |
年前买辆宝马5系 | 买了宝马3系 | 亮点:通过多家4s店对比,找到性价比更高的店 不足:实际买的比预期降了一个级别 | 表因:还差5万资金没有到位 根因:行业寒冬年终奖减少 | 19年开源节流,存到30万现金 |
黄小疯2018年业绩差距分析举例
机会差距则比较复杂了,可理解为市场洞察。那么多行业,每个行业的产业链都有多个玩家。市场洞察需要确保没有遗漏,华为常用“四看”:看行业、看自己、看竞品、看客户。
1.2.1 看行业:
关注你身处的大环境发生什么变化?整个市场是变大了还是变少了,会扩大还是萎缩?这步骤可采用“PEST”法过滤,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技术4个维度看,基本完全穷尽。包括:行业内有什么技术应用,带来了什么价值?目前国内的经济趋势、贸易趋势对我们业务的影响是什么?行业相关的政策有哪些变化,如何利用?这里行业差异很大,比如IT行业着重技术,金融行业着重政治和经济。
1.2.2 看自己:
用SWOT分析。看自己有什么独家的优势,什么劣势,当前有什么新机会,有什么潜在风险?
1.2.3 看竞品:
竞品在做什么?今年做了哪些特性,有哪些动向(比如烧钱抢我的客户),预判下今年会做啥。产品的替代品、供应商动态如何?参考波特五力模型。
1.2.4 看客户:
客户群体有没有变化?现有的客户过得好不好(影响明年的预算)?客户需求有没转移,客户触达产品的渠道有什么变化?
这需要把top客户清单拉出来看,同时看下pipeline有多少自己的菜。
举例:
执行“四看”方法,要点在看到更多信息。别只会百度上搜下xx行业产值啊,这种事在校实习生也会做。
要体现出业务骨干或基干的行业深度,需要消化多方信息:
渠道 | 说明 |
网络搜索 | 行业报告、学术论文、财报 |
销售 | 定期约top sales吃饭吧,得到的信息一定值回请吃饭的钱。厉害的销售是能跟cxo平等交流的人。 |
行业专家 | 打入一个行业,要认识这个行业门清的人 |
客户 | 多出台,直接拜访客户。客户公司里有乐于与自己交流的人。 |
具体项目 | 直接在某个项目里跟竞品打一次,竞品的出价、应标方案、甚至跟你在同一个位置的人叫xxx,都了解了 |
面试招聘 | |
同事圈子 | 竞聘过来的同事,去了竞聘的同事 |
公司内部资源(大公司适用) | 1. 职能部门的信息量不少(战略规划部、法务、采购) 2. 内部业务是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途径。我进军游戏行业时,首先跟腾讯游戏的同事泡在一起。 |
业绩差距告诉你要优化什么,机会差距告诉你要拿下哪些新城池。其实来年目标已经呼之欲出。
业务目标的考量,可以参照人力资源领域的BSC(平衡记分卡),需要遵守smart原则,方便年度回顾达成情况:
财务:多少营收、多少利润?
客户:客户数、客户满意度(工单率、投诉率)、拿下有重要意义的山头项目?
运营:支撑业务运行的内部流程效率、成功率;管理效率;
成长:产品要实现长期增长及改善而必须的关键能力。主要是组员的能力提升,未来技术的储备。通常产品是短期关注财务指标,长期关注关键能力建设。
个人建议可以把个人在工作上的目标也列一下,看看个人职业发展与公司发展有没有更好结合的可能。现代社会人工作上的目标无非这5方面:钱、名、升(职级、个人能力)、闲、成就感
你的业务在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怎样,作为标杆建立亮点的,还是获取收入的?上个步骤定的目标跟这个定位是否一样?
举例:19年大部分行业都在冬天,很多公司打算勒紧裤带过日子,考虑的是开源节流,单个产品的目标要更多关注成本优化、回款率。
差距分析会推导出多项任务,需要做好排序,甚至舍弃。即使你不提前思考这个问题,你的需求方或老板也会问:“为什么我提的xxx不做?”
我建议从以下角度考虑:
自身业务收益:短期优先关注财务指标,长期兼顾关键能力建设。
宏观环境:一是你做的事跟公司大目标、价值观是否违背。二是对你的业务没有太大收益,但对整个集团有收益的政治任务也写进去,因为你不写最后也要干的。
根据目标和差距,需要刷新业务设计和关键任务。参考商业画布设计九宫格,基本不会漏掉什么。BLM里的业务设计环节,也是参考了商业画布的,最后汇总成了6个要素。
回答:今年谁是你的客户?谁不是?客户有哪些需求?
选择标准:价值驱动、竞争驱动、时效性。即客户有没有钱、能不能抢过竞品、能不能马上拿下?
分不同维度分析客户群,确保不会漏掉:不同体量客户、不同行业客户、新老客户。
拿陈年材料举例:
客户产业链角色、场景分析:
怎么判断某类客户成单率高?看4个方面:
产品匹配度:匹配度不高的话,要么改产品,要么改目标客户
需求真实度、紧急度:不要被客户画的饼忽悠了。识别方法:客户的项目预算批下来了没?项目上线时间明确没?
客户关系:决策链中的支持者、中立者、反对者?有无其他尚方宝剑,比如主管部门牵线、投资关系?
客户预算:该行业的客户有没有钱,以及有没有打算给你的钱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个人建议是往钱多的客户群走。
根据上面选择的客户的需求,业务要提供什么价值的服务?这个价值主张,是产品竞争力构建的出发点。
比如选择了手游出海的客户,然后提出价值主张:
根据价值主张,拆解出今年要构建的某几个产品竞争力。常见竞争力列举如下:
除了客户界面可感知的(冰山上),还要考虑后台配套的能力(冰山下)。他们共同支撑起产品竞争力。
冰山上的:
稳定性:质量优化
低价:更低价格需要一系列手段来做到,我用过的手段有精简物料、精简人员、采购谈判、精细运营、寻找第三方补贴源
易用性:比竞品更容易上手。通常从用户界面、配套文档、自动化几方面入手。
监控:用量精准展示、计费精准、异常事件通知到位
灵活性:尽可能按需付费,随时切换
弹性:配置数量随时变更
基本功能:购买、退还、创建、删除、查找、展示、续费、欠费、变配,都要线上化或者有人工流程闭环掉。
冰山下的:
能力 | 说明 |
成本优化 | 降低成本,以提高毛利率或者降低售价 |
运营 | 客户行为分析、大盘整体经营情况持续监控、更精准的进销存管理 |
内部营销 | 通过培训、联谊、成功案例周知(正式邮件、非正式的分享)、个人魅力等方式,在内部发出声音,让产品、销售、研发、售前、营销等多个部门投入,实现更大范围的裂变 |
服务流程打通 | 售前、交付、售后三大服务体系的建立、优化。 |
外部营销 | 软文、广告、线上流量、线下沙龙等 |
合作伙伴管理 | 供应商、合作伙伴的管理、发展 |
班子建设 | 为了完成来年的关键任务,要做好团队成员的选、育、用、留 |
怎么获利?——向谁收钱?收什么钱?或者不收钱但降低其他业务的成本也可以。
为了获利我付出的成本是怎样?Review一下来年定价策略是否要挑整。
一个健康的业务现金流是能自循环的,可持续获得营收及利润。
经营活动中的角色和范围(时间、空间)是什么?
依据“市场洞察”和“客户选择”的分析结果,回答覆盖哪个区域、什么时候?
价值链的位置及合作伙伴关系?
通俗讲是想好我拥有什么不可替代的资源,哪些自己做,哪些合作伙伴做(采购、外包、代理商)?
不做被淘汰的角色,思考怎样建立持续的价值增长在价值链的角色。看两方面
客户的需求正在怎样转移?
苹果手机的高价策略我觉得是一个错误的策略,因为手机已经逐渐失去“身份象征”的功能,转为普通刚需品,在定价策略上并没有重视这个趋势,仍按奢侈品的定位进行定价。
寻找自己的战略控制点
自己的业务是否在客户需求转移过程中,仍是不可替代,并获得更多价值的。
业务面临哪些风险,如何规避?——做不做技术储备?是否推出新的业务组合?是否舍弃当前业务?定价时做不做风险预提(即假定坏事必然发生,把发生的损失作为成本体现在售价中)?
关键任务:
根据3.1-3.6的业务设计,进行优先级排序,确定下一年要做的关键任务。通常为几个关键产品关键特性、几个关键流程、几个关键行业的关键客户、几项技术储备、特定的班子搭建。 这些关键任务是为了支持业务目标达成。
这些关键任务的描述在excel里,ppt上展示概要。
举例(只留了格式,内容替换了,不用纠结具体描述)
困难求助:
要做完关键任务,要列出对应的钱、人、政策(把业务目标上升到组织目标,拆解具体kpi到周边部门)。否则年度规划的意义就打折了。
按上面的提纲和checklist走完,规划已经优于大部分人了。需要说明:
上面列的是思考步骤,不是汇报提纲!不是汇报提纲!不是汇报提纲!汇报材料一定是结论先行的(当前差距、市场盘子预估、目标、关键任务、所需资源、风险)。思考产生的源数据、推理逻辑,可以放在附录甚至大脑里,被问到再拿出来。
上面的框架,不仅可以用于年度规划,还可以用于思考大部分公司的业务现状是否健康。
转自 公众号“产品经理工具箱”
上一篇:职场人推动事情的1001招
下一篇:简聊SDN